超聲波液位計優缺點有哪些
2022/12/10 9:12:40??????點擊:
超聲波液位計優缺陷有哪些?超聲波液位計可裝置于化學儲罐、濾池、液體儲罐、污水提高泵站、污水處理池、地下油罐等設備中,在石油、化工、水處理、水利、食物、糧食等職業有著廣泛的運用優點:因為超聲波液位計歸于非觸摸丈量外表,其丈量精度受液體的粘度、密度等而影響較小;儀器無任何機械可動部件,壽命較長,而且密封較好,基本不需保護;丈量精度高、穩定可靠、讀數快捷;現場裝置簡易,無需雜亂的現場標定。缺陷:超聲波液位計是通過脈沖的聲波反射回探頭進行丈量的,所以丈量工況中不宜有障礙物否則影響聲波脈沖,形成信號丟掉;因為超聲波歸于機械波,需要借助前言傳播,所以在真空環境中不能運用超聲波液位計;粉塵對聲速的影響較小,但對聲波的衰減度很明顯,因此超聲波液位計不適用于有許多粉塵的工況;因為聲波會被吸收或攪擾,使得信號丟掉、丈量不精確,所以對于有水霧、易發生許多泡沫性和揮發性介質的場合,不建議運用超聲波液位計丈量。
超聲波液位計有哪些優異特性
超聲波液位計由聲波的發射和接納之間的時刻來核算傳感器到被測物體的間隔。無機械可動部分,可靠性高,裝置簡略、便利,歸于非觸摸丈量,且不受液體的粘度、密度等影響精度比較低,所以挑選。超聲波液位計是由微處理器操控的液位數字外表。在丈量中超聲波脈沖由傳感器發出,聲波經液體外表放射后被傳感器接納,通過壓電晶體或磁致彈性器材轉換成電信號,由聲波的發送和接納之間的時刻來核算傳感器到被測液體外表的間隔。超聲波液位計選用非觸摸丈量,對被測介質幾乎不受限制,可廣泛用于液體固體物料高度的丈量。
超聲波液位計禁絕的原因
超聲波液位計禁絕能夠檢測一下是否是受溫度影響,當液體達到30-40度時。一般是不會發生蒸汽和霧氣,超過40度以上會很簡單發生蒸汽或霧氣,超聲波液位計發射的超聲波在發射進程中穿過蒸汽會衰減一次,從液面反射回來的時候又要衰減一次,形成***后回到探頭的超聲波信號很弱,可能會導致超聲波液位計丈量禁絕。超聲波液位計禁絕還能夠檢查一下現場是否有電磁攪擾,當在工業現場運用超聲波液位計時,發現超聲波液位計丈量不精準,那要看一下現場是否有電磁攪擾,工業現場會有許多電動機、變頻器還有電焊都會對超聲波液位計丈量形成影響,使超聲波液位計丈量值不精確。超聲波液位計禁絕還能夠看看超聲波液位計是否進入盲區,那什么情況下是進入盲區呢﹖一般5米以內量程,盲區是0.3-0.4米。10米以內量程是0.4-0.5米。進入盲區后,超聲波會出現任意的數值,不能正常作業,所以會形成超聲波液位計丈量禁絕。
一體式超聲波液位計原理技能
一體式超聲波液位計的原理是丈量一個超聲波脈沖從發出到返回整個進程所需的時刻。在丈量中超聲波脈沖由傳感器(換能器)發出,聲波經液體外表反射后被同一傳感器接納或超聲波接納器,通過壓電晶體或磁致彈性器材轉換成電信號,并由聲波的發射和接納之間的時刻來核算傳感器到被測液體外表的間隔。 因為選用非觸摸的丈量,被測介質幾乎不受限制,可廣泛用于各種液體和固體物料高度的丈量。超聲波液位計可選用二線制、三線制或四線制技能,二線制為:供電與信號輸出共用;三線制為:供電回路和信號輸出回路獨立,當選用直流24v供電時,可運用一根3芯電纜線,供電負端和信號輸出負端共用一根芯線;四線制為:當選用溝通220v供電時,或許當選用直流24v供電,要求供電回路與信號輸出回路徹底隔離時,應運用一根4芯電纜線。直流或溝通供電,具有4~20mADC,高低位開關量輸出。量程范圍:0-50米,多種形式可選,適合各種腐蝕性、化工類場合,精度高,遠傳信號輸出,PLC體系監控。
天津超聲波液位計哪個牌子好?
超聲波探頭
超聲波探頭作為組成超聲波液位計的關鍵部件,其功能好壞直接影響著發射超聲波的強度、接納的回波信號的強度、物位計量程,直接決定著超聲波物位計能否正常穩定地作業。超聲波液位計探頭的結構主要由壓電陶瓷、匹配層、阻尼塊、保護膜、外殼和高頻電纜線等部分組成。,既能夠發射超聲波,也能夠接納超聲波。小功率超聲探頭多作探測作用。它有許多不同的結構,可分直探頭(縱波)、斜探頭(橫波)、外表波探頭(外表波)、蘭姆波探頭(蘭姆波)、雙探頭(一個探頭反射、一個探頭接納)等。超聲傳感器的核心是其塑料外套或許金屬外套中的一塊壓電晶片。構成晶片的資料能夠有許多種。晶片的大小,如直徑和厚度也各不相同,因此每個傳感器的功能是不同的,咱們運用前有必要預先了解它的功能。在實踐運用進程中,對探頭的***大測驗量程、***小測驗量程(盲區)和發射角(指向性開角)要求各不相同,超聲波液位計在選型時,需要歸納考慮,對各個功能指標參數對探頭的結構、頻率、輻射面以及外部尺度權衡后再進行挑選,以盡量滿足實踐工況的要求。
- 上一篇:如何正確使用超聲波液位計 2022/12/10
- 下一篇:超聲波液位計一體式分體式水位計傳感器防腐智能 2022/12/10